最新诗言志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诗言志是什么意思__红鱼考研考证刷题软件题库_大学课后答案_考试学习资料网__红鱼学习网

‘【诗言志名词解释】

一、定义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一观点强调诗歌是诗人表达内心志向、思想、抱负等情感意志的重要手段,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基石。

二、内涵

  1. 情感表达方面

“志”在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例如,屈原在《离骚》中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对奸佞小人的愤恨以及对自身高洁品质的坚守。他通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自己坚守志向、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

  1. 思想抱负方面

诗歌也可以传达诗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抱负。如曹操的《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怀有远大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 社会现实反映方面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例如,杜甫的许多诗作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在《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在个人身世的悲叹中,也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历史演变与影响

  1. 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诗言志”主要用于解释《诗经》等早期诗歌作品的功能。当时,诗歌与政治、外交等活动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图。

  1. 汉魏六朝时期

这一时期,“诗言志”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文学的自觉,“志”的含义逐渐从单纯的政治抱负等内容,开始包含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

  1. 唐宋以后

众多诗人在创作中践行“诗言志”的理念,使诗歌成为表达志向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同时,诗论家们也不断对“诗言志”进行阐释和发展。例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强调诗歌的意境创造等问题,但仍然以“诗言志”为基础。

“诗言志”这一理念贯穿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对中国诗歌的创作方向、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点击网址快速查看考证资料:【红鱼学习网】http://hongy.100xuexi.com, 一站式考试考证优质服务平台,走向成功人生。

考证上岸免费资料,微信:Catfire1688

关注官方公众号:红鱼学习网,免费获取10万种考证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