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介绍
摘要: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源于1945年成立的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学科的历史、研究方向、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成果。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发源于1945年建立的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作为原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在“九五”期间投入了2000万元进行建设。同时,它也是教育部“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学科。
专业历史与发展:
2001年,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第一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2007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006年,该学科的中高层大气研究方向申报了“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获得批准。同年,以该学科教师为主体,联合无线电物理专业老师组成的“中、高层大气环境探测与数值建模”研究群体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空间物理学科现有中高层大气物理、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磁层与日地物理等几个研究方向。共有在岗教师21位,其中教授9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位。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强。
科研成果: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在空间环境建模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空间环境探测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方向介绍:
- 中高层大气物理: 该方向建成了以激光雷达为主的中高层大气实验观测平台,近五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年,该方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以优秀的成绩结题。
- 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 该方向是国内最早从事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单位。近五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子课题和面上项目。研究涉及磁暴时极区电离层的能量输入、极区电离层磁暴效应等。
- 磁层与日地物理: 该方向在行星际扰动和磁尾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发表在《Nature》上。在日地扰动传播的数值模拟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结语: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在我国空间物理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专业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空间物理学人才,推动我国空间物理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点击网址快速查看考证资料:【红鱼学习网】http://hongy.100xuexi.com, 一站式考试考证优质服务平台,走向成功人生。
考证上岸免费资料,微信:Catfire1688
关注官方公众号:红鱼学习网,免费获取10万种考证资料。